鼓楼
-
侗族的农村有这三个宝贝,你知道是什么吗?
侗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,历史悠久,文化博大精深。侗族人口主要聚居在黔、湘、桂三省交汇处,侗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,但是却以歌声传递历史,口传心授,在许多的侗族村寨都随时随地听到侗族大歌。侗族有三大宝贝,侗族大歌只是其中的一个,此外还有鼓楼、风雨桥。
-
湖南侗族文化探访之旅
这里就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“百里侗族风情画廊”。在结束了湖南湘西苗族文化探访之旅后,我们继续前往通道县探访勤劳而智慧的侗族。此次行程将深入到一些偏远的侗寨,在易图通电子导航地图“村村通”的指引下,我们得以顺利完成本次侗族文化探访之旅。
-
走进苗村侗寨 快乐随意游走
去贵州,不看瀑布,不看溶洞,游走在黔东南,也会不亦乐乎。就在贵州东南部的凯里、镇远、榕江、从江一带,一座座古老的苗村侗寨处处都是。行游其中,仿若一场时光交错的旅行,在同一时间,你也许能见到唐代发型、宋代服饰,住在明清建筑里,感受的却是魏晋的风度,没有别处景点的约束拘泥。所以你大可以伴随着寨里芦笙曲,走村串寨,快意游走。
-
鼓楼下歌舞升平
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,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、湖南、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,分布在贵州的黎平、从江等地。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,侗族的住房多为木结构的外廊式楼房,楼上住人,楼下圈牲畜。溪流上建有桥梁,以风雨桥最为出色。此外宝塔式的“鼓楼”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,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就是侗族聚居地。这是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,供奉“祖母”“萨岁”女神。侗年、吃新节是这里的主要节日。
-
侗族鼓楼
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,流行于湖南,贵州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。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,巍然挺立,气概雄伟。飞阁垂檐,层层而上呈宝塔形。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,花卉、龙凤、飞鸟和古装人物,云腾雾绕,五彩缤纷。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二十余米,十三层次;黎平纪堂侗寨一寨就有三个鼓楼,侗寨风光可说十足了。
-
源远流长的黔东南侗族鼓楼
鼓楼是侗寨的标志,凡有鼓楼的寨子必是侗寨。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,是兴旺的标志,是侗族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。黔东南的侗族鼓楼主要集中在黎、从、榕三县。最多是黎平县,全县鼓楼数达320多座,占全国鼓楼数的50%以上,是名副其实的鼓楼之乡,黎平鼓楼有四最:一是鼓楼数最多;二是乡镇鼓楼最多的在黎平的肇兴(全寨五座);三是全国最高的鼓楼是黎平休闲广场鼓楼(53米);四是在年代上建得最早的鼓楼在黎平。即黎平述洞独柱鼓楼,始建于明崇祯九年(1636年)。侗族鼓楼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除了述洞鼓楼外,还有一些鼓楼也是建得很早的,如从江增冲鼓楼始建于1672年,并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黎平罗溪小寨鼓楼始建于1743年,从江信地鼓楼始建于1761年。
-
红枫湖景区内别致典雅的侗寨鼓楼
红枫湖景区内别致典雅的侗寨鼓楼